現在來禱告

pray

最近讀了奧夫艾克曼牧師的《禱告改變列國》,看完這本書後,我一直在想這本書對我有什麼啟發,有什麼不一樣的看見、心得感想,回想了很久,又將書重頭到尾翻一次,我的心得只有一句話:現在來禱告就對了。

這本書提到禱告很重要,禱告像是良心的按摩器,按摩人剛硬的心,使人能夠為罪、為義、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。若我們希望家人朋友能夠信耶穌,先為他們提名禱告,聖靈會做工、按摩他們的良心。

閱讀禱告的書,是知識上、思想上的預備,讓我們知道禱告的重要性,禱告帶來的影響力,看見聖經中、歷代敬虔愛主的基督徒,憑著信心日夜禱告,上帝就垂聽,讓人經歷上帝的奇妙帶領。

不過基督徒若只停留在知道禱告很重要,而沒有去禱告,那就很可惜了。其實禱告是「技術」的學習,是要實際上去操作的,實際的開口、或在內心真心地跟上帝說話。不然懂在多禱告的知識,卻沒有渴慕跟上帝說話的心與行動,那也無法經歷禱告帶來的大能。

有個姊妹常常在洗澡的時候和上帝說話,因為洗澡時是個獨立放鬆的空間,不需要在意其他的人眼光,這時候上帝都會回答他心中的疑惑。他將在浴室中的對話錄寫下來,希望將來能出一本繪本,鼓勵小朋友能隨時與上帝親密的交談。

有個牧師牧養的會友達千人之多,因為他的會友眾多,不見得每個都認識,因此他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每個會友一一提名禱告,求上帝幫助他們。牧師倚靠上帝的心,上帝不斷的祝福他的教會興旺起來。

有個姊妹他們全家在民國38年來台灣,因為家裡經濟沒那麼寬裕,父母要養四個孩子非常不容易。每當要繳學費時,他媽媽就一直跪在地上禱告,然後把後院的雞賣了,就能夠繳孩子的學費。他看到媽媽常常跪著禱告,也會跑到媽媽旁邊跟著一起禱告。媽媽隨時禱告的身影深深地影響著他,現在他也是個隨時禱告的人。

基督徒不需要到特定的地方才能跟上帝說話,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跟上帝說話,上帝樂意我們來親近他,我們現在就來禱告吧!

「手抄」聖經

clerk

有一位八十多歲的長輩跟我說:「我因為字漂亮而得到工作。」他民國五十年從大學畢業,是當年稀缺的大學畢業生。因為字寫得美麗又工整,得到一份特別的工作,就是幫武俠小說家抄寫手稿,抄好的手稿交由出版社出版,原稿則是作者自己保留。在影印機還沒有發明的年代,長輩靠著抄寫員的額外工作收入貼補家用,改善家中經濟。

自古以來就有抄寫員,在聖經中提到的「文士」就是抄經員。「文士」在猶太人中的地位超高,甚至高過法利賽人,因為他們當時負責手抄妥拉。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以前,「抄寫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,要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,會讀書、認字、寫字的人才能擔任抄寫員。文士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抄寫聖經,在抄寫的過程中要非常謹慎、細心、專注,不能寫錯任何一個字,在邊抄的過程中,邊默想上帝的話,因此文士對聖經非常熟,他們也擔任講解聖經的拉比,做教導的工作。

一個新成立的會堂要有完整的妥拉,就必須請文士抄寫聖經。試想一個文士一天能抄寫多少經文呢?將經文抄寫在羊皮卷或蒲草紙上,成書後的羊皮卷需要廣大的空間才能存放,一般人的家裡是沒有妥拉的。

手抄本在當時是彌足珍貴,想要學習神的話必須到會堂去。現在我們有印刷術,不需要人工費力抄寫,能夠以便宜又實惠的價格買到聖經;甚至有免費的聖經app,只要滑開手機就能隨時拿起來讀,實在是太幸福了。讓我們時常將神的存記在心,反覆思想,讓神的話成為我們腳前的燈,路上的光,引導我們走在上帝的心意中。

「背誦」是高效學習的基礎

 recite
很多人都不喜歡「背誦」,因為「背誦」會連結到痛苦、負面的情緒,背誦要動用到腦力,這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。人性傾向好逸惡勞,不喜歡做會讓自己覺得不舒服、痛苦的事情。

我以前受的是填鴨教育,國文、歷史、地理、英文…等每個科目要背很多東西,印象中要背條約、人名、鐵路、註釋,為了應付考試只好死背硬記,考試少一分打一下,當時常常被老師用熱熔膠打手掌,考試完就忘了之前背的東西,內心覺得非常挫敗。

每次提到要「背」,內心就會激起一種排斥感,背誦連結到的是負面情緒,內心自然會產生一種抵擋,非常不樂意去做這件事情。

最近看了一些深度學習的書籍,都提到「背誦」的重要,如果學的東西記不住,那有學等於是沒學。要有效學習,「背誦」記憶是學好任何一門學科的重要基礎。

背誦本身是一件要出力的事情,要動用腦袋去記憶,本身就是一件累人的事情,因人性偏好不動腦,若能放空不思考,有人告訴我們答案最好,但這樣人的發展其實是受限的。因此背誦帶來的正面好處要大於負面情緒,人才會甘心樂意、認真用心的去背誦記憶。

背誦會帶來什麼好處呢?回想一下國小背誦的「九九乘法表」,在背的過程中真的非常痛苦,常常會忘記,要背誦考幾次,還要透過考試來測驗到底背熟了沒有。當我們將「九九乘法表」背熟之後,我們現在可以直覺性的反射,享受到背誦「九九乘法表」帶來的好處。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背「九九乘法表」,那麼我們在買東西、算數、找錢的速度就會變得很慢。

「背誦」是會帶給我們好處的,有些基督徒信主十幾二十年,約3:16的小聖經和太28:19-20的大使命都不會背,小聖經和大使命的經文我們要背得非常熟悉,像「九九乘法表」一樣可以直接反射。「背誦」的好處讓我們對自己的信仰更清楚、更有確據,該懂得要懂、該背的藥背,知道自己信的是什麼,才能有底氣接受考驗、面對慕道友的詢問。

當我們很認真的背了,之後忘記是正常的,我們要在完全遺忘前再次的將背的東西提取出來,至少要提取六次,記憶就會從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。就很像一塊大草皮,人要走出一條新的路,當人在這條路上來來回回走上好幾次,路徑就越加清晰,人腦的記憶也是如此,不斷的提取記憶,在腦中就會刻畫新的路徑,將背的東西深印在腦子裡。

我們現在不用像以前一樣,填鴨式的、被迫地記憶一些為了應付考試的知識。現在的我們是主動的、有意識的記憶,為了真正的吸收知識與提升自我。特別是傳揚上帝真道的工人,要對聖經真理要非常熟悉,該背就背、動腦思辨,才能成為更好的事奉者。

預備好自己才能走的長久

 prepare
事奉上帝這十幾年來,過程是跌跌撞撞,發現要成為好的服事者,需要在能力、心裡健康上不斷進步成長,否則服事心志很容易被磨掉,變成公務員心態、打工心態、雇工心態,嚴重的直接從事奉的道路上三振出局。

耶穌在投身事奉前,花了30年的時間在四方面預備自己:智慧、身量、與神的關係、與人的關係。

「身量」是指身體要健康,才有力氣做主工,傳福音、探訪、講道、教導…都要有充足的體力精神,才能完成上帝的工作。另一方面,我特別體會到「身量」不只是講外在的體力,更包含內在的心裡健康、心靈強健度。服事者要面對會友的諸多聲音,若是玻璃心,很容易憂鬱、負面,服事的路就會非常辛苦。因此強健的心裡能力,面對挫折的耐受度、情緒的穩定度,是每個事奉著需要具備的心裡素質,才能服事的長久。

連耶穌都需要花30年時間預備自己成為經得起考驗的服事者,我們也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「智慧、身量、與神、與人的關係」。讓我們現在開始好好預備好自己,成為忠心又良善的僕人,完成上帝的託付,得主的獎賞。

「手抄」聖經

clerk

有一位八十多歲的長輩跟我說:「我因為字漂亮而得到工作。」他民國五十年從大學畢業,是當年稀缺的大學畢業生。因為字寫得美麗又工整,得到一份特別的工作,就是幫武俠小說家抄寫手稿,抄好的手稿交由出版社出版,原稿則是作者自己保留。在影印機還沒有發明的年代,長輩靠著抄寫員的額外工作收入貼補家用,改善家中經濟。

自古以來就有抄寫員,在聖經中提到的「文士」就是抄經員。「文士」在猶太人中的地位超高,甚至高過法利賽人,因為他們當時負責手抄妥拉。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以前,「抄寫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,要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,會讀書、認字、寫字的人才能擔任抄寫員。文士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抄寫聖經,在抄寫的過程中要非常謹慎、細心、專注,不能寫錯任何一個字,在邊抄的過程中,邊默想上帝的話,因此文士對聖經非常熟,他們也擔任講解聖經的拉比,做教導的工作。

一個新成立的會堂要有完整的妥拉,就必須請文士抄寫聖經。試想一個文士一天能抄寫多少經文呢?將經文抄寫在羊皮卷或蒲草紙上,成書後的羊皮卷需要廣大的空間才能存放,一般人的家裡是沒有妥拉的。

手抄本在當時是彌足珍貴,想要學習神的話必須到會堂去。現在我們有印刷術,不需要人工費力抄寫,能夠以便宜又實惠的價格買到聖經;甚至有免費的聖經app,只要滑開手機就能隨時拿起來讀,實在是太幸福了。讓我們時常將神的存記在心,反覆思想,讓神的話成為我們腳前的燈,路上的光,引導我們走在上帝的心意中。

教會增長的複利效應

 increase

今天早上聽吳淡如的「人生實用商學院」podcast,他說投資理財其實很簡單,用動物「養羊」來比喻,只要抓住兩個簡單的原則長期投資,小羊就會變大羊,大羊會生小羊。「養羊」理財二原則:
1.要自己養羊
2.耐心等他變大

有的人將自己的羊交給別人養,別人以漂亮的話術迷惑人,今天有三隻羊,明天給你六隻,這肯定是詐騙集團的說法。人性往往忽略「投資有風險,有賺有賠」,掛保證一定賺的是詐騙集團。

「養羊理論」其實和巴菲特的雪球理論是一樣
1.夠濕的雪球
2.夠長的坡道

雪球一開始從山頂上慢慢滾下來,後來越滾越快,雪球也越來越大。雪球要夠濕,才會變大,坡道要夠長,雪球才有跑道越滾越大。

曾經有人問巴菲特,你的投資理財原則這麼簡單,為什麼沒有人照著做,他說:「因為大家都不想慢慢變有錢。」

我認為「養羊理論」其實和「教會增長」原則是一樣的,每個信徒一年專心帶領兩個人歸主、成長,第一年教會雖然只有3個人,但五年以後教會會增長到729個人。當然這太理想了,期間一定有流失,不過即使打個五折,教會也增長到三四百人,打個2折好了,教會也有150多人,所以不要小看現在微小的事工,好好地、慢慢地、札實地做個人工作,就會迎向主所賜的豐收。

簡單歸納教會增長兩原則,也就是大使命的兩大原則:
1.領人歸主~要自己帶自己的羊,每年兩隻
2.帶人成長~培養他長大,他再去帶別的羊

一開始不要期待爆炸性的成長,只要一步一步的穩扎穩打,每年一個人帶兩個人,五年十年後就會經歷到教會增長的複利效應
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