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彌賽亞

wel


經文:路4:16-21

按照基督教會的節期,這一個禮拜是一整年中最重要的禮拜,傳統上稱為聖週,耶穌在這個禮拜五受難,為了我們的罪而死,三天後從死裡復活,接下來的禮拜天是復活節,我們要一起歡慶耶穌的復活,宣揚耶穌復活的好消息。

復活節後的第一週是教會的佈道週,我們要將耶穌復活的好消息跟我們的親朋好友分享,盼望他們也能得到福音的恩典。在與親友見證福音前,我們先來預備自己,自己先被耶穌的福音抓住,先經歷福音的工作在我們身上。

首先,我們要認識彌賽亞的真正意義

路4:18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。」用膏膏我是什麼意思呢?耶穌說我就是那個被上帝膏的人,我就是上帝所設立的彌賽亞。

彌賽亞是什麼意思呢?我們常聽到有人說是救世主,彌賽亞不是救主的意思,彌賽亞沒有任何救的意思。彌賽亞是受膏者,彌賽亞是舊約希伯來文的發音,在新約稱為基督,彌賽亞就是基督,意思是受膏者。

彌賽亞就是受膏的人,在舊約時代,猶太人有三個職分:先知、祭司、君王,就職的儀式是用膏油倒在頭上,受膏後這個人就正式接受職分,開始他的工作。所以當大衛就職的時候,有膏油倒在他頭上,他正式成為君王。以利沙要接續以利亞的先知工作,成為先知的接班人,以利沙就要受膏,受膏後就正式成為先知。亞倫和他的兒子要承接祭司的職分,在受膏後就正式承接聖職。
先知、祭司、君王是受膏者,受膏者就是彌賽亞,因此大衛是彌賽亞,以利亞是彌賽亞,亞倫是彌賽亞,舊約有很多彌賽亞,有君王彌賽亞、先知彌賽亞、祭司彌賽亞。

耶穌時代的猶太非常期待彌賽亞來,帶領他們推翻羅馬帝國,能夠獨立建國,當時的猶太人期待的是政治上的彌賽亞,像大衛王一樣的君王彌賽亞。請留意猶太人期待的彌賽亞是人不是神。

耶穌在猶太人的安息日,進到會堂裡讀經,說: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。」耶穌公開的告訴猶太人,他就是那位受膏者,我就是你們所期待的彌賽亞。若你是在座的猶太人聽到會有什麼想法?可能會嚇一跳,或是心想竟然有這狂妄之徒,竟然敢自稱自己是彌賽亞,我們等候了四百多年的彌賽亞,就是你嗎?心裡可能充滿著懷疑。

耶穌在猶太人重要的安息日,公開宣告他的身分就是彌賽亞,就是基督。耶穌要讓猶太人能真正的認識他,他們期待幾百年的彌賽亞終於來了,要迎接他,要真認識他。

耶穌是彌賽亞,耶穌同時具有三個職分的彌賽亞,他是君王彌賽亞、先知彌賽亞、祭司彌賽亞,耶穌是萬王之王、萬主之主,統管這個世界的大君王,耶穌是傳講上帝話語的出口,是先知彌賽亞,耶穌是祭司也是祭物,將自己獻上當作代罪羔羊,為全人類贖罪,使罪人從罪中得釋放有新生命。耶穌是最大的先知、最大的祭司、最大的君王,耶穌同時具有三個職分。

我們要真認識彌賽亞的意義,耶穌有三個寶貴的職分,耶穌是先知、是祭司,也是偉大的君王,耶穌是值得我們信靠的彌賽亞,讓我們一起來更深的認識他,更多的信靠他。

第二,我們要知道彌賽亞的主要工作

耶穌是彌賽亞,他來到世上有重要的工作,彌賽亞的工作是「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報告: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。」(路4:18-19)

當時的猶太人,對彌賽亞的工作有誤解,他們以為彌賽亞是來建國的君王,要帶領他們推翻羅馬帝國,建立地上的政權。但耶穌來不是要推翻的上的政權,建立地上的國度,那彌賽亞耶穌的工作是什麼呢?

中國人對耶穌彌賽亞的工作有什麼誤解呢?為什麼這個社會這麼亂呢?我們會說因為有人道德敗壞,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,彌賽亞是要來撥亂反正,教導我們行事為人,要有高操的道德操守。其實這不是彌賽亞的工作。

彌賽亞的工作有好幾項,他的工作是要帶給世人祝福。首先,彌賽亞要傳福音給貧窮的人。什麼是貧窮?不只是物質上的缺乏,更是心靈上的貧窮,有的人心靈常覺得空虛、不滿足、有貧窮的靈。耶穌就是為外在跟內在都貧窮的人來的,耶穌傳福音給貧窮的人,福音能夠使人富足。耶穌說:「我來了,是要叫人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」

最近去家裡附近的早餐店買早餐,一個厚片吐司要40元,一杯奶茶要30元,加起來要70元,物價怎麼變得這麼貴,但實在很想吃,只好忍痛買一次,心裡在淌血,感受到內心有貧窮的靈。我實在需要耶穌的福音,耶穌為我們而來,祂愛我們,樂意祝福我們,白白賞賜恩典給我們。我信了耶穌以後,其實耶穌很祝福我,讓我沒有任何的缺乏,但有的時候還是會落入貧窮的心態裡,這時候我要抓住耶穌的福音。

我們有感到貧窮嗎?耶穌為我們而來,耶穌的工做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,當我們感到貧窮,就越需要耶穌的福音。我們只要憑著信心來領受,就能得到主所賜的福音。只要求,就得著。

耶穌來的第二個工作是,報告被擄的得釋放、瞎眼的得看見、受壓制的得自由,簡單來說,耶穌帶來的福音是要使人得自由、得釋放。在生活中我們被什麼給擄去了?可能是我們的工作,有的人被工作綁住了,花很多時間上班、加班,沒有時間可以好好休息、陪伴家人、聚會。有的人被情緒給擄去了,現在很流行一個詞叫情緒勒索,我們的情緒可能被別人操控了,活在憤怒、恐懼、焦慮、不安中,我們可能自己陷在某種情緒中出不來,我們被自己的負面情緒給抓住了,讓我們過得不快樂。有的人被家人的需要擄去了,整天的生活就是圍著家人的需要團團轉,沒有自我、沒有自己的休息時間。

我們被什麼擄去了?耶穌說他要使被擄的得釋放,耶穌要救我們出來,這些東西不再綑綁我們,耶穌要釋放我們,讓我們得到自由、得到放鬆、感到輕省。

耶穌要使瞎眼的得看見,我們現在看得到嗎?眼睛看得到,那麼我們的心眼看得清楚嗎?不一定,我們每個人都有「盲點」,都有「盲目我」,有時候會犯笨,會有看不清楚的時候。耶穌說他要使我們瞎了的心眼可以看見,可以看清事實的真相,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。耶穌要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盲點,進而活出更好的自己。

朋友告訴我,我有一個不好的口頭禪,會不自覺的用「就是」兩個字開頭,這樣對聽者來說,不是那麼舒適、流暢,經過他的提醒,才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盲點,現在講話就比較留心自己的用詞,也禱告求上帝讓我可以改掉不好的說話習慣。

耶穌的工作還有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。我們有感受到壓制嗎?在生活中誰給我們很大的壓力,或是什麼事情讓我們感受到壓制?是工作嗎?是人際關係嗎?是我們的配偶嗎?是我們的小孩嗎?耶穌要讓我們從這些壓制中得到自由。

有一陣子我的服事壓力特別大,身體出現很多狀況,會不自覺的拉肚子,晚上失眠睡不著,腦袋放空無法思考,記不住重要的事情。當時我快要得憂鬱症,被壓得快要受不了了。上帝聽到我內心無助的吶喊,帶我離開那個服事禾場,我經歷到耶穌叫受壓制的得自由。我現在能自由自在、快樂的服事,跟當時的心境簡直是天差地別。

我們有受到什麼壓制嗎?受到什麼逼迫?耶穌為我們而來,他的福音是要叫受壓制的得自由。

耶穌的工作還有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,根據摩西律法,禧年就是第五十年,貧窮人賣出的產業可以重新再回到他的手中,欠債的人債務可以完全豁免,當奴隸的可以得到自由,回復自由身。(利25:8-17)禧年是財富可以重新分配的一年,奴隸成為自由人的日子,對猶太人是天大的好消息。

雖然摩西律法這麼規定,但猶太人並沒有落實遵守,不公平的現象還是存在以色列人當中。耶穌是彌賽亞,他的工作要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來到,耶穌要帶來祝福的,耶穌要使當奴隸的得自由,使貧窮的人得富足。簡單來說,耶穌宣告的禧年就是他來到世上的目的,使人得生命,使人得的更豐盛。

耶穌要把禧年的祝福給我們,這是個天大的好消息,耶穌要使我們得生命,得自由,得釋放,我們有得到嗎?耶穌要祝福我們更豐盛,不僅是外在物質的豐富,也包括內在心靈的豐盛,我們有得到嗎?

耶穌彌賽亞的主要工作是「傳福音給貧窮的人,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受壓制的得自由,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。」我們要真認識彌賽亞的工作,這也是耶穌的福音,耶穌樂意讓我們經歷他豐盛的福音,只要我們信靠他。

第三,我們要信靠彌賽亞的福音應許

路4:20-21「於是把書捲起來,交還執事,就坐下。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。耶穌對他們說:「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。」

耶穌讀完以賽亞書這段經文,宣告彌賽亞來了,還有彌賽亞的工作,接著說出「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。」耶穌是在告訴這群猶太人說,我就是你們期待已久的彌賽亞,歡迎我的來到吧!這是個好消息,我要在你們當中行奇妙的工作。

彌賽亞的工作要怎麼應驗在我們身上,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得到耶穌的應許?只要信心,信靠耶穌。假設今天爸爸要給你一千元,我們不伸手拿也得不到。有人告訴我們現在咖啡有買一送一大特價,我們不去買也得不到這個好處。

要經歷彌賽亞福音的應許,就是以「信心」來到耶穌面前,跟耶穌說我要經歷福音的大能,我要信靠耶穌。

我們有得到耶穌的福音嗎?基督徒也需要福音,有些基督徒雖然悔改信耶穌了,卻一直活在律法的要求下,沒有活在福音的恩典中。我們要歡迎福音,我們要歡迎彌賽亞在我們生命中工作。

我們願意接受耶穌的工作嗎?耶穌說「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,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裡去,我與他,他與我一同坐席。」(啟3:20)我們要先說yes我願意歡迎彌賽亞,我願意接受彌賽亞在我生命中工作。有的基督徒其實不歡迎彌賽亞,雖然信了耶穌,還是過自己的日子,和沒信主的時候差不多。這樣就很可惜了,耶穌要給我們福音,要給我們祝福,要讓我們經歷到從貧窮變富足,從瞎了的心眼變成明亮雙眼,從被各樣人事物擄略得到釋放,從受到各種壓制中得到自由。

曾經我是一個沒有經歷福音的基督徒,雖然信了耶穌,但內心還是很多愁苦。我一直在想,信耶穌應該不是如此吧?耶穌不是說他來到世上要使人得生命,得豐盛嗎?那為什麼我沒有得到耶穌所賜的生命和豐盛呢?保羅佈道遇到很多逼迫困難,但他卻是常常喜樂,不住禱告,凡事謝恩。保羅所信的耶穌和我所信的耶穌不是同一位嗎?為什麼我們的信仰經驗天差地別?原來保羅在困境中,他的態度是緊緊抓住耶穌、牢牢倚靠耶穌。保羅在患難中跟上帝禱告,上帝回應他:「我的恩典夠你用的,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。」所以,保羅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,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他。(林後12:9)這就是保羅在逆境中得勝的秘訣,我現在也開始這樣為自己禱告:「主,祢恩典夠我用,耶穌的能力要覆庇我。」現在的我活出和以前截然不同的基督徒生命,活得更自由、更豐盛了。

我們認識彌賽亞嗎?耶穌是基督,是彌賽亞,他是最大的先知、最大的祭司,最大的君王。耶穌為了我們每一位而來,耶穌的福音要祝福我們。我們的生命有沒有經歷到彌賽亞的工作,我們願意經歷彌賽亞在我們身上工作嗎?我們一起來信靠彌賽亞。​

成為 Yes Man

yes

經文:出4:1~17

金凱瑞演一部電影《Yes Man》(沒問題先生),男主角丹尼原本是個事事說「不」(NO)的人,生活無聊乏味,朋友邀他出去,他會用各樣的爛理由拒絕,整天宅在家裡,對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勁。直到他決定加入一個自救計畫,開始整整一年對任何大小挑戰都得說「YES」的瘋狂生涯,他嘗試了高空彈跳、開飛機、學韓語等等,一堆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,最後還抱得美人歸。

對於外界都採取NO的態度,會使我們人生的路越走越窄,採取開放的YES態度,我們的人生會有不同的機會,去做了、嘗試了,說不定會帶來不同的風景,走出一條又新又廣、又寬又大的路。

上帝願意帶領我們的人生走一條精彩的路、綻放人生光彩的路,但前提是我們要先對上帝的邀請說YES沒問題,當一個沒問題先生、沒問題小姐,先跟上帝說我願意試試看,我願意做做看,我願意跨出舒適圈,去做上帝要我做的。

1.不要退縮~神與我們同在(v.1-9)
首先,今天上帝要教導我們的第一點是「不要退縮,神與我們同在」。

上帝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,但摩西不想接受上帝的邀請,他百般推託,講了各種的理由。摩西講了一個藉口,他跟上帝說你要我回到埃及,跟以色列人說是上帝派我來的,要我帶以色列人出來,他們一定不會相信我,也不會聽我的話,耶和華沒有向你顯現,都是你在胡扯。

上帝為了證明祂確實有跟摩西顯現,也和摩西同在,就跟摩西說,你把杖丟在地上,杖變成蛇了,現在從蛇的尾巴把蛇抓起來,蛇又變為杖了,這樣他們就相信神與你同在。

耶和華為了讓摩西的心更加堅定,又給摩西第二個神蹟作為神同在的保證,耶和華要摩西把手放在懷裡在拿出來,手卻長大痲瘋,又再把大麻瘋的手放回懷裡再拿出來,手就好了。摩西只要向以色列人展現出這兩個神蹟,證明上帝與他同在,以色列人就會相信摩西的話了,相信是耶和華派他來的。

但如果以色列人還是不相信摩西,耶和華讓摩西行使第三個神蹟,把河裡的水倒在乾地上,水會變成血,他們一定會相信是耶和華上帝派你來的,他們知道上帝與你同在。

上帝呼召摩西,他沒有馬上說好,反而是一直推託,他沒有信心,也沒有勇氣去做上帝要他做的事情,他充滿著擔憂、害怕、焦慮、拒絕、推託。神知道他心中的恐懼,非常有耐性跟他說,我與你同在,神蹟奇事隨著你,證明你傳的上帝是真的,不要怕,只要信。

我們要做以前沒有做得過的事情,害怕、擔心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,這些負面情緒可能讓我們裹足不前,原地踏步,不敢跨出去嘗試。上帝非常理解我們的心裡,祂知道我們會怕、會擔心、會焦慮,所以祂一再的保證祂與我們同在。當我們試著邁出前進的步伐,回應上帝的呼召,上帝的神蹟奇事會隨著我們。但如果我們裹足不前,就無法經歷到上帝的大能,什麼事都不會發生。上帝與我們同在,是他給我們最大的保證。

摩西完成上帝的任務,接著接任他領導任務的接班人是約書亞,約書亞的使命和摩西很不一樣,約書亞要帶領以色列人進到迦南地,在迦南地有七族外邦人,上帝要約書亞帶領軍隊把他們都徹底趕出迦南地。約書亞做為新的領袖,他的內心是很怕的,耶利哥城的城牆這麼高,對手這麼強大,該如何帶領兩百萬人得地為業呢?

上帝深知約書亞的擔憂,祂一再的跟約書亞說我與你同在,當剛強壯膽,不要懼怕,不要驚慌。你無論往哪裡去,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。(書1:9)

有上帝在,就安心了。不知道對你們而言,有誰在會讓你感到很安心。有時候在服事上我會有擔憂、害怕,有經驗的牧師跟我說,不要怕,有我在,擔心什麼呢?每次聽到他這麼說,我就安心了。

有上帝在,24小時隨時與我們同在,讓我們很安心,讓我們放膽地跟著上帝的呼召走吧!上帝必與我們同在。我們一起宣告:「上帝與我同在。」

2.不怕無能~神賜我們能力(v.10-12)
上帝要教導我們的第二點是「不怕無能,上帝賜我們能力」。

上帝已經應許祂會和摩西同在,神蹟奇事隨著摩西,但摩西還是一直退縮,一直拒絕,一直找理由。摩西說他是拙口笨蛇的,言下之意就是上帝阿!你找錯了人,我這麼沒有能力、沒有才華,你找別人吧!摩西一直跟上帝說NO,沒有說YES。上帝一眼就看穿摩西的小心思,拙口笨蛇這個理由對上帝來說不是理由,在神沒有難成的事,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耳朵都是上帝造的,上帝要給誰口才就給誰口才,上帝會賜摩西口才,讓他知道怎麼跟以色列人對話,怎麼跟法老應對進退。

要完成這樣任務的能力,上帝會賜給摩西,摩西的能力一定夠,一定足以完成上帝的託付。上帝除了應許與我們同在,還會賜給我們能力去完成祂的呼召。上帝不會任憑我們什麼都不會、無能,祂反而賜能力,外加恩典、能力、恩賜讓我們完成呼召。

對於臨到我們的新任務,有的人往往會擔心自己能力不足,無法承擔重任,人若有願做的心,上帝必定悅納,上帝必定賜能加力。我們應當要有的態度是YES,我願意試試看,我願意做做看,而不是一直推託說我不會、我不要,你找別人吧!那麼就失去成長的機會、失去經歷神的機會、失去見證神的機會。

耶穌說了一個比喻,在路19:12-27「有一個貴冑往遠方去,要得國回來,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,交給他們十錠銀子,說:『你們去做生意,直等我回來。』他本國的人卻恨他,打發使者隨後去,說:『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。』他既得國回來,就吩咐叫那領銀子的僕人來,要知道他們做生意賺了多少。頭一個上來,說:『主啊,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十錠。』主人說:『好!良善的僕人,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,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。』第二個來,說:『主啊,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五錠。』主人說:『你也可以管五座城。』又有一個來說:『主啊,看哪,你的一錠銀子在這裡,我把它包在手巾裡存著。我原是怕你,因為你是嚴厲的人;沒有放下的,還要去拿,沒有種下的,還要去收。』主人對他說:『你這惡僕,我要憑你的口定你的罪。你既知道我是嚴厲的人,沒有放下的,還要去拿,沒有種下的,還要去收,為甚麼不把我的銀子交給銀行,等我來的時候,連本帶利都可以要回來呢?』就對旁邊站著的人說:『奪過他這一錠來,給那有十錠的。』他們說:『主啊,他已經有十錠了。』 主人說:『我告訴你們,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至於我那些仇敵,不要我作他們王的,把他們拉來,在我面前殺了吧!』」

從耶穌的比喻看到僕人有兩種態度,第一種是忠心良善的僕人,忠心的完成主人的吩咐,主就將更多的錢和事情交給那忠心的託管。

「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去。」當我們忠心服事,上帝會加給我們更多的能力。我們不是失去什麼,反而是得到,得到更多能力,得到更多成長,得到更多被成全、造就的機會,恩賜得到發揮,我們成為上帝的使者,發揮的正面的影響力。

我以前是很負面的,對於臨到的事情,第一個反應都是不要,不想嘗試,不要找我,故步自封讓我沒有進步,一直停滯在很稚嫩幼稚的生命。後來嘗試說YES,開放心胸的告訴自己多學習,對於臨到的機會多嘗試,試著做做看,沒吃過的東西就吃吃看,沒穿過的衣服風格就試試看。當我越說yes,越去嘗試,就慢慢進步,各種能力也慢慢的提升了。

你有對臨到你的事情說YES嗎?還是都是NO呢?讓我們試著說YES,上帝與我們同在,祂應許賜給我們能力,來完成祂的呼召。不要怕,做就對了。

3.不會孤單~神給我們同工(v.13-17)
上帝教導我們的第三點是,「不會孤單,上帝給我們同工」。

摩西的態度還是一直退縮,他跟上帝說,你要找誰都可以,就是不要找我。這時候上帝生氣了,跟摩西說,我會給你幫手,你的哥哥亞倫,他很會說話,你只要把你要說的話告訴亞倫,他會當你的代言人,傳遞你的意思。我也會同時賜給你和亞倫口才,他就是你的口,你也好好帶著牧羊人杖,這是我與你同在的證據,可以隨時行神蹟,證明耶和華上帝是又真又活的。

摩西三番兩次的推託、拒絕、找藉口,最後他終於順服上帝的呼召,承擔起上帝給他的託付,要前往埃及了。

上帝並沒有要我們孤單一人去服事,上帝會給我們同工,給我們團隊,讓我們有幫手,能夠一起完成任務。耶穌差派門徒出去傳福音,是兩個兩個一組,保羅到處去宣教旅行,他是有個宣教團隊跟他一起去佈道,他的同工有巴拿巴、路加、西拉、提摩太、百基拉、亞居拉…。

傳道書4:9-11提到「4:9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,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。4:10 若是跌倒,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;若是孤身跌倒,沒有別人扶起他來,這人就有禍了。4:11 再者,二人同睡就都暖和,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?4:12 有人攻勝孤身一人,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;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。」(傳4:9-11)

這段經文不是講夫妻關係,是講同工關係,我們服事上帝,需要同工一起。我們不是個人英雄主義,我們是團隊事奉,就像一個籃球隊,每個球員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的腳色,我們一起贏得屬靈的勝仗。

現在的漫威電影,走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,而是英雄聯盟,每個超級英雄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技,一起合作打敗黑暗勢力。

我們每個弟兄姊妹都是好同工,我們是一個團隊,要一起合作,打贏爭奪靈魂的勝仗。你願意回應上帝的呼召嗎?你願意得到上帝所賜的能力嗎?你願意與人一起同工嗎?

我曾經和一位牧師一起同工兩年,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,他花時間陪伴弟兄姊妹、裝備社青去傳福音,請他們吃飯,為他們慶生。有一次有個姊妹生日,牧師就訂了一束花,為姊妹慶生,這姊妹拿到花非常高興,一直拿著花跟小組的人拍照。

我就學到了,原來生日可以送花,收到花的人會非常開心。有一次我朋友開畫展,我也訂了一束花送過去,藝術家非常高興,覺得他很被看重。這就是我和這牧師同工所學到的寶貴經驗,當我與牧師同工,就學習他的優點,他做人處事的態度,他怎麼樣服事,我也將這樣的學習應用在事奉上,達到不錯的事奉果效。

上帝有呼召你嗎?上帝有叫你做什麼事嗎?上帝有要你完成什麼任務嗎?

不要怕,只要信。

首先,不要退縮~上帝與我們同在,這就是最棒的保證,有上帝在,我們可以很安心。

第二,不怕無能~上帝賜我們能力,不要怕自己能力不夠,上帝會給我們能力,讓我們有能力有資源能夠完成任務,上帝就怕你不做、不跟隨,上帝願意成全我們,讓我們恩賜得到發揮,能力更加提升。你願意經歷上帝幫助你的能力能夠全方位提升嗎?

第三,不會孤單~上帝會給我們同工,請放心,上帝不會丟下我們,讓我們只是孤單一人,上帝也不要我們高舉個人英雄主義,助長我們的驕傲。我們需要同工,需要團隊,上帝會給我們同工,給我們幫手,讓我們一起完成任務,同享榮耀。我們要一起努力,有革命情感,來成為上帝大能的勇士,為主完成呼召。

我們一起來為自己跟教會禱告。

什麼是「佈道」?

圖片1

教會常常在講要「傳福音」,到底要怎麼傳福音呢?有人說要講自己的見證,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感動對方。有人說要發福音單張,邀請人來教會聽福音。有人說要邀人來教會參加主日崇拜,參加活動,這就是傳福音。

以上這些行動,就是傳福音嗎?傳福音可以是個人佈道,也可以是群體佈道。要佈什麼道?道就是耶穌基督,傳福音要跟非基督徒傳的道是人有罪,需要耶穌基督的救恩。有的時候我們福音傳了半天,根本沒提到罪和耶穌基督,都在講自己的見證,或是試圖說服對方。

五色珠或無字書是很好的佈道法,用五種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就將福音講清楚了。

綠色,代表上帝的創造,上帝的美好。
黑色,代表人有罪,不完美。
紅色,代表耶穌的寶血,拯救世人脫離罪的狹制
白色,代表人接受耶穌,罪被洗淨重生了。
黃色,代表新生命,能靠主過新生活,有豐盛的人生。

透過這五種顏色所代表的意義,就能把福音講清楚,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個人見證。我們常以為傳福音要傳個人見證,傳福音不是傳自己,是要傳耶穌基督。我不好,因為耶穌,我變好。

我們要留意罪人心思的詭詐,講個人見證可能高抬自己,顯擺自己哪裡好,而忘了是要傳耶穌,高舉耶穌基督,並祂釘十字架

禱告是跟天父還是耶穌講話?

pray

剛信主的時候,我問傳道人禱告的問題,禱告的對象可不可以是耶穌或是聖靈。有些教會教導禱告的對象是:親愛的主耶穌,這樣可不可以?親愛的聖靈,這樣可不可以?

有一本書《被遺忘的聖父》提到我們與聖父的關係,在信仰上是重要的關鍵互動。更正教會高舉聖子耶穌,卻忘了聖父這個重要角色。聖父愛世人,差派祂的愛子為世人的罪,道成肉身完成救贖的工作。

耶穌在世上呼召門徒也教導門徒,有一次祂教導門徒禱告:「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,我們在天上的父…」(太6:9)主禱文開宗明義就教導我們禱告的對象是「父」,那禱告完了要怎樣結尾呢?最後我們是「奉耶穌的名,阿門。」罪人本來是無法來到聖潔的上帝面前,因著耶穌作為中保,使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天父的施恩寶座面。

「奉耶穌的名」等於是我們拿著耶穌的名片,才有資格到上帝面前。如果我們禱告的對象是耶穌,最後還需要「奉耶穌的名」嗎?等於是我們跟耶穌說:親愛的主耶穌…奉耶穌的名,阿門。這樣不會顯得多此一舉嗎?

那到底能不能跟耶穌、聖靈說話?我們的神是三位一體的上帝,我們當然可以跟耶穌、聖靈説話。至於禱告的對象,耶穌已經親自做了示範:「父阿!赦免他們...」(路23:34)那我們就按著聖經的教導,隨時和天父講話,和天父有活潑的互動關係。

 

讀聖經要從哪一卷開始讀?

bible

我還是慕道友的時候,基督徒朋友就告訴我讀經很重要,因此我很興奮的跑去基督教書房買一了一本中英文聖經。

聖經像字典一樣這麼厚,到底要從何開始讀起?基督徒朋友告訴我要從創世紀開始讀,但總是出不了埃及,只能望書哀嘆了。

聖經中的每一卷書都有著重的主題,四福音書描寫的耶穌,側重的重點不同:
馬太福音,強調耶穌是「王」,代表是「獅」。
馬可福音,強調耶穌是「僕」,代表是「牛」。
路加福音,強調耶穌是「人」,代表是「人」。
約翰福音,強調耶穌是「神」,代表是「鷹」。

整本聖經從舊約到新約啟示的核心是耶穌基督,從受洗開始我們當好好認識聖經的主角耶穌,祂為我們釘十字架,代贖給我們新生命。

四福音書中的符類福音(太、可、路)介紹的耶穌偏重的角色是「人」,唯有「約翰福音」強調耶穌是神,祂的身分特殊別於一般人,耶穌是神的兒子,道成肉身來到世上,為救贖世人脫離罪的挾制。

對於剛信主的基督徒,我們要介紹他讀的第一卷書是「約翰福音」,「約翰福音」讓我們認識耶穌是神、耶穌的心意、神對人的愛。

我們看書習慣從第一頁開始,但讀經不受此限。我們的信仰核心是「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」(林前2:2),認識耶穌、依靠耶穌,能使我們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

想要得著這美好的祝福,從讀「約翰福音」認識耶穌是「神」開始吧!

禱告~上帝的三種回應

pray

基督徒常常會向上帝禱告,什麼是「禱告」?「禱告」簡單來說就是跟天父「說話」,既然是跟天上的爸爸說話,就沒有一定的形式,想要怎麼講就怎麼講。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可以禱告,在洗澡的時候可以禱告,搭車騎車時可以禱告。

我們常感到困惑的是,上帝到底有沒有垂聽我們的禱告,有沒有回應我們的禱告。

其實我們的禱告上帝必定垂聽,我們有疑惑的是到底上帝有沒有回應。其實上帝有回應我們,只是不一定是我們期待的答案。

上帝回應我們的禱告有三種方式:
1.Yes
2.No
3.Wait

一個三歲小孩跟爸爸要一台摩托車,爸爸的回應一定是wait,不是不給,是時候未到。

一個六歲小孩跟爸爸要打火機,爸爸一定會回No.太危險了,會出意外。

一個18歲青年,跟爸爸要一台摩托車,爸爸會說Yes.為了出入交通方便而給。

有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求什麼,或是妄求。正確的禱告態度是「你們得不著,是因為你們不求,你們求也得不著,是因為你們妄求,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。」(雅4:2-3)只管憑著信心求就對了,求久了就知道上帝的心意。

切記,上帝是愛,我們的好處不在神以外。上帝寧願將他的獨生愛子耶穌白白的賞賜給我們,還有什麼不能給我們的嗎?

憑著信心禱告,上帝必垂聽,分辨他的回應是好yes、不好no、再等等wait。不論上帝回應如何,我們當以時常以感謝進入他的門,以讚美進入他的院,因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。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