型態神格唯一論~異端

2

以前有人問我什麼是三位一體,我會用水的三態固態、液態、氣態來比喻,或是太陽的本體、光和熱來比喻,後來我才知道這類的比喻,嚴格來說,其實是「異端」的說法。
 
就像水的三態比喻,其實是屬於「型態神格唯一論」的論述。簡單地說,就是一位神有三種型態。舊約以耶和華的形態出現,新約以耶穌的形態出現,教會時期則以聖靈的形態出現。這一位神就好像在不同時期戴不同面具,但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同一位。
 
這很像是我最喜歡的超人~他平常的的形象是星球日報記者克拉克,要拯救世界時,就進到電話亭換裝成內褲外穿戴著紅色披風的超人。其實記者克拉克就是超人﹐從頭到尾都是同一人,只是型態不同,這就是「型態神格唯一論」對神的論述。
既然水的三態是異端的說法,那要如何說明三位一體呢?其實很簡單,有一個流傳一千多年的公式,可以簡單說明三位一體:
 
三位:聖父不是聖子,聖子不是聖靈,聖靈不是聖父
一體:聖父是獨一上帝,聖子是獨一上帝,聖靈是獨一上帝
 
而且還有一個流傳了千年。基本上,三位一體這樣認識就好了,不必過多解釋。
trinitas diagramtrinityshield removebg preview

動力神格唯一論~異端

動力神格唯一論
不久前聽一個神學生說他讀了兩年多神學,越來越覺得耶穌不是神。他認為耶穌是上帝所選的特別的人,當聖靈的能力臨到他,他就會顯神蹟,聖靈離開後就是普通人。他認為基督徒應當只敬拜耶和華,若傳講敬拜耶穌就像是邀人拜偶像,他實在沒辦法站在講台上去傳講要人信耶穌。
 
我很訝異!其實這個神學生的想法,早在第二世紀就有人這麼想,也被判為異端,怎麼還會有受過神學教育的學生作如此想?這是「動力神格唯一論」的異端思想,他們認為只有一位神~就是耶和華,而耶穌只是人,聖靈是一股能力。當聖靈的能力臨到耶穌時,耶穌就能醫病趕鬼。就好像卜派是個普通水手,吃了波菜就變成大力士,能拯救奧莉薇。
 
讀神學應該越讀信仰越清楚、信心越堅固,怎麼會越讀越迷糊、越讀越不信呢?我為那間神學院失敗的神學教育感到惋惜,也希望那位神學生能盡快明白正確的神學。
 
正統神學明白指出:耶穌是完全的人,也是完全的神。對基督徒來說,基督是神,是我們信靠的對象,祂是世人唯一的道路。我們當以聖經為最高權威,聖經怎麼說,我就怎麼信。即使有一些人的理性難以明白的事情,但我們應當憑著信心,謙卑的將自己的理性降伏在聖經之下,或許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,但保羅告訴我們未來見主面時,就都明白了。這是我們的信仰,是每一位讀神學的學生都應該持守的堅定立場。

米開朗基羅和馬丁路德是同時代的

d35a3ee6060c6325e9de2239e88cbbbb 600x40086696098 2543390769236735 2147799418290569216 n

文藝復興三傑中我最喜歡米開朗基羅,他在雕刻、建築、繪畫三方面出類拔萃。當時天下最有權也最有的錢的人是教皇,他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<聖殤>、西斯汀教堂的棚頂壁畫、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設計、祭壇畫<最後的審判>,這些令人驚豔的作品奠定了米開朗基羅不可動搖的大師地位。
 
米開朗基羅30歲時,他的銀行存款已超過拉斐爾一輩子賺的錢。教皇請他畫西斯汀教堂棚頂壁畫,給的酬勞是53萬美金,大約台幣1600萬,米開朗基羅堪稱名利雙收的藝術家。
 
教皇為何會這麼有錢?當時教會要蓋聖彼得大教堂,透過販賣「贖罪卷」才有源源不絕的收入,可以支付費用給達文西、米開朗基羅、工匠...等龐大的建築費用。
 
當時最熱心推廣贖罪卷的是道明會修士鐵刺勒,他的行銷話術是:「銀幣叮噹落進箱底,靈魂雀躍跳出煉獄」信徒不忍逝去的親人死後要到煉獄受苦,趨之若鶩的買贖罪卷,讓家人減少在煉獄待的年數,快速直達天堂。貧窮人即便沒錢,也想盡辦法擠出一點錢為所愛的家人買一張,只為了表達對逝去家人的愛。
 
馬丁路德在研讀聖經的過程中,發現聖經沒有關於煉獄的教導,人得救不是靠行為善工,乃是單單藉著信就能得救。馬丁路德在1517年將他的發現寫成「95條」貼在威登堡教堂門口,他當時只是單純的表達個人意見,沒想到「95條」被抄錄下來大量印製,很快地廣傳到各地,帶來了爆炸性的影響,宗教改革就此展開,此後更正教會提出了「五個唯獨」來維持信仰的純正,當時的基督徒也因此脫離贖罪卷的恐嚇與挾制,原來人只要因著信,就能夠稱義,這是耶穌給我們最棒最美的福音,使我們現在可以靠著耶穌十架交換的恩典,活出得勝的生活。
0620
 

認識聖經的工具之一「聖經神學」

DC4D9283 E88D 4435 9796 A8D39E4845FA

聖經神學」提到了近代的自由派學者由歷史批判學的角度來理解聖經。更正教會傳統主流教會的信義宗以「律法與福音」為主軸來理解聖經。改革宗由「盟約」為主軸來認識聖經,包含恩典之約和行為之約。有現代福音派學者以「國度」為主軸來理解聖經。時代主義者則以「時代」為主軸來理解聖經。​

我們應該善用這些聖經研究,避免迷失在這些聖經研究的理論之中。若我們能以正面的角度來看,這些聖經學者其實都提供了一些工具,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更認識聖經。只要站穩純正信仰的立場,抓住「唯獨聖經」的精神,那麼這些「聖經神學」的相關研究,都可以作為認識上帝作為與基督福音的很好的工具。

如何認識眾多宗派的神學?

8C98DDB2 6B5D 4AE2 86FF AFF4FEB5AF3A

台灣有很多的宗派和地方教會,各宗派有各自的神學,要釐清楚不是很容易,很多信徒也在各派說法中迷失了,不知如何正確認識信仰。
 
我們先回到「更正教會」的源頭,認識傳統主流宗派的神學思想,能幫助我們快速的理解主流的神學思想。1517年宗教改革產生「更正教會」,當時的有三個主流宗派:信義宗、改革宗、聖公宗,另外還有一些非主流教會。
 
信義宗:受到馬丁路德影響,主要神學思想為:十架神學、律法與福音、兩個國度。
改革宗:受加爾文影響,主要神學思想可以用五個字母來表達:TULIP(鬱金香)。
聖公宗:延續中世紀教會傳統,同時採納加爾文神學,另外還有三大支柱:聖經、傳統、理性。
衛理宗:從聖公宗出來的,延續聖公宗的三大支柱,另外再加上經驗,成為四大支柱。同時採納亞米念神學,亞米念提出和加爾文完全相反的神學,主要神學思想可以用五個字母來表達:PEARL(珍珠)。
非主流教會:神學比較簡單或不強調神學。
 
現今更正教會各式各樣的神學蓬勃發展,基本上都是從這幾個主流神學延伸出去的,所以我們只要先抓住信義宗神學、改革宗神學、亞米念神學、聖公宗神學,就能建立掌握整個教義神學的大概念。
 
各宗派的神學都有其優點能幫助我們更認識神,但也有所侷限,所以我們最好還是常回到聖經,以更正教會的「五個唯獨」作為我們信仰的思辨準則。

不動搖的信心~確據

大雄求小叮噹

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卡通是《小叮噹》(現在叫哆啦A夢),每次大雄遇到困難都求小叮噹幫忙,小叮噹總是義不容辭地拿出各式各樣的道具,但有時小叮噹心情不好嫌大雄煩,說不幫他了,但大雄還是一直拜託一直盧,最後小叮噹還是會幫。大雄有一種信心,不論小叮噹在怎麼拒絕,最後他一定會幫,大雄對小叮噹的信心是一種確據,就是他一定會幫,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
 
在聖經當中,耶穌講的信心也是屬於這種確據的信心,呼應來11:1「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」雖然當下眼睛沒有看到實現,但心裡確信將來一定會實現。
 
我們對耶穌的信心,就是這種100%相信的確據,祂一定會幫我們,只是早晚而已。因此我們不要灰心,不要放棄,不要失望,堅持求就對了,至於耶穌給不給,那是耶穌的決定,我們要做的就是憑著信心持續禱告。
 
很多人渴望現實生活中有小叮噹的陪伴與幫助,身為基督徒是何等有福,耶穌比卡通小叮噹更好,耶穌認識我們,知道我們的需要,會在合適的時間點,將我們所要的賞賜給我們,讓我們以這樣的「確據」來禱告吧!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