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「啟示」

277735085 137401545476456 1263182129708185327 n

「系統神學」提到「啟示」,就是上帝的自我揭露,是神讓人認識祂的方式。啟示就像上帝主動把蓋頭掀開,讓我們能看見祂、認識祂。
 
從多馬斯.阿奎那開始,一般系統神學將啟示分為「普通啟示」和「特別啟示」。
 
「普通啟示」原顯明在人心裡,藉著受造之物可感知上帝的存在或作為。人藉著存在、道德、美、愛、歷史、自然等看到世間有普遍的真理原則在運行,背後有一位上帝在主導。
 
「特別啟示」有別於「普通啟示」,是人心不能自己明白的,必須倚靠上帝特別的向人自我揭露。揭露的方式有上帝向人顯現、上帝對人說話、上帝給人聖經的默示。
 
從「十架神學」的原則來看,依據約翰福音「從來沒有人看見神,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。」(約1:18)的經文,我們可以知道認識神唯一的途徑就是藉著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,耶穌基督才是真正的啟示。人若想要透過基督十架之外來認識上帝,都屬於「榮耀神學」的範疇。
 
也就是說,從「十架神學」來看,「普通啟示」(透過創造或理性)和「特別啟示」(透過聖經或神蹟)不一定真能讓人認識上帝,罪人仍然會認識得模糊不清或不夠完整。人若要想真正地認識上帝,唯一的道路就是透過「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」,這是基督信仰的核心,也是認識上帝的關鍵途徑。

使徒信經

使徒信經
有一個教會的主日週報,上面有一個程序「告白」,我問同工:要跟誰「告白」?跟耶穌說我愛祢嗎?這個程序改為「信仰告白」比較好吧?同工聽了恍然大悟說:「對耶!我之前就納悶,到底要告白什麼?」
 
主流傳統教會的崇拜程序中通常會有以「信經」來宣示信仰的程序。「使徒信經」是最古老與最常見的信經,對普世教會來說,信經的重要性僅次於聖經,濃縮了基督信仰的要義。馬丁路德認為基督教真理不能有比它更簡短和清晰的陳述了,加爾文則認為它是基督教信仰對聖經最可欽佩的可靠摘要。
 
在第一二世紀時,有很多異端肆虐,誘惑著信徒偏離純正的信仰。當時人們普遍文盲,而且聖經也不普及(尚未有印刷術)。那時教會為了幫助信徒能分辨異端,信經就成為傳承信仰,辯道護教的重要工具。也就是說,信徒藉此確認與傳遞自己正確的信仰綱要,若有人的教導違背「信經」的內容,就是旁門左道。
 
如今,普世教會仍以古代流傳至今的「三大信經」來宣告我們的信仰。除了「使徒信經」之外,還有「尼西亞信經」和「亞他拿修信經」。至今,這三大信經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是古往今來所有正統基督教會所承認的基督信仰的摘要精華。

聖經卷數的數字記憶

Blue and Gold Book Icon Education Logo

第一次拿到聖經,發現聖經好厚一本跟字典一樣,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讀起。後來才明白聖經不單是一本書,比較像是一套書共有66卷,這66卷又可以細分成幾個大類別,先對大分類有基本的認識再去讀經,較能掌握每一卷書的主題重點。
 
有一組數學乘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聖經的卷書:3x9=27,舊約有39卷,新約有27卷,加起來就是66卷。
舊約和新約各分為五大部分:
 
舊約:5、12、5、5、12
律法書:創出利民申
歷史書:書士得撒撒王王代代拉尼斯
詩歌智慧書:伯詩箴傳歌
大先知書:賽耶哀結但
小先知書:何珥摩俄拿彌鴻哈番該亞瑪
 
新約:4、1、13、8、1
福音書:太可路約
歷史書:徒
保羅書信:羅林林加弗腓西帖提多門
一般書信:來雅彼前後約壹貳參猶
預言書:啟
 
把這幾組關鍵數字和書卷簡稱背下來,要翻聖經時,就能快速找到我們要的經文了。

 

中文聖經版本~和合本

S 9314454

當慕道友時,朋友陪我一週讀一次聖經,她鼓勵我可以買一本屬於自己的聖經,可以在上面畫線做筆記,他們使用的聖經版本是「和合本」。
到了基督教書房要買「和合本」聖經時,書架上有「上帝版」、「神版」、「浸版」,當時我有點慌亂,聖經不是只有「和合本」一種嗎?怎麼還有這麼多版,萬一買錯了怎麼辦?心裡還在想要不要問店員到底有什麼不同,最後終於在書架上找到了「和合本」聖經,就安心的買下。
「和合本」是大約一百多年前,由美國和英國的宣教士共同合作,將聖經翻譯為當時的白話文,當要翻譯「God」這個字時,美國宣教士認為要翻譯為「神」,英國宣教士認為要翻譯為「上帝」,雙方為此爭論不休,最後決定出兩種版本的聖經:「神版」和「上帝版」,為了排版的一致性,「神版」的「神」字前面空一格(不是為了尊敬的緣故喔!)。
那麼「浸版」是什麼呢?浸信會在美國是大宗派,在台灣使用的「浸版」聖經,其實就是「神版」。
華人教會普遍習慣使用「和合本」,不過現在很多學者投入聖經翻譯,聖經版本也越來越多,我們也可以參考不同版本的翻譯,說不定習以為常的經文會有不同的亮光。

台灣常見的神觀與相關信仰有哪些?​

271051093 113574377859173 5035581885004789134 n
台灣常見的神觀與相關信仰有哪些?​
1、一神論:相信獨一真神,有基督教、伊斯蘭教。​
2、多神論:信仰一個以上的神,有道教、日本神道教、一些民間信仰。​
3、泛神論:認為一切都是神,大樹是神,石頭是神,動物植物是神,太陽是神,你也是神,世上的一切都是宇宙獨一神的一部分。有New Age的新興信仰,一些民間信仰。​
4、無神論:不相信有神,台灣常見的佛教,本質其實是無神論,「佛」這個字的本意不是指神,而是指覺悟的人,無神論還有科學至上者、共產主義者。
 

解經的三把鑰匙

解經的三把鑰匙
常聽到一段經文有不同的解釋,因此有時會疑惑經文「真正的意思」是什麼?難道沒有一個正確的解釋嗎?簡單來說,聖經作者的原意只有一個,所以正確的解釋只有一種,但是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體會與應用。
 
例如,有人說:「我這個月房租快繳不出來,三餐只能吃泡麵。」他這句話的解釋是:「我沒錢。」但每個人聽到會有不同的體會或回應,可能的有:「裝窮!」「快繳不出來,意思是還是有錢繳啊!」「我為你禱告!」「泡麵耶,好久沒吃了!」……等。
 
我們若要正確的解讀聖經,必須掌握解經的三把鑰匙:
 
1.文法的
我們應該從經文字面的、合乎文法的自然理解來解釋經文,特別是上下文的思路脈絡。
 
2.歷史的
由於時空的差距,我們應該由當時寫作的背景來理解經文的意義。由於這方面,需要一些歷史知識,所以我們可以翻閱一些參考書來認識當時的歷史、文化、政治、經濟等背景。
 
3.精意的
我們應該要更深地探討作者在字詞背後所蘊含的真正想法或概念,在信仰方面進行所謂的神學分析,了解作者在字句背後所傳達的真正的信仰意義。
 
手握三把解經的鑰匙,幫助我們打開這本奇妙之書,上帝正透過祂給的話,來讓我們明白祂的心意。現在就把聖經打開,用「文法的、歷史的、精意的」來解經吧!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