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富足的秘訣

3

經文:太6:24-34


最近震驚台灣的消息就是大S過世,過年期間大S和家人到日本旅遊,因為感染流感併發肺炎,緊急送醫後不治,享年48歲。一時之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大S這麼年輕就走了。

媒體報導大S的身價至少有10億。如果大S生前只有花掉一億,那麼他到底真正擁有多少財產,是10億,還是1億呢?


樂福教會以前的姚傳道,他的鄰居住在精華地段的一樓,房子裡面堆滿了垃圾,這個屋主非常有錢,這間房子市價幾千萬,把房子整理整理租出去,也可以租到好的價錢,但屋主寧願拿來堆積垃圾,鄰居多次舉辦環保局,都沒辦法改善,因為垃圾是堆積在自己住家裡面的私人空間,屋主愛怎麼樣就怎麼樣。而且這位屋主吃得很簡單。假設他擁有一億的財產,但真正只有花掉一千萬,請問他真正擁有的財產是一億還是一千萬?


假設我買了一台車,一直放在車廠裡,沒去領車,連一次都沒有開,然後我就死了。請問這台車對我的價值到底是什麼,我真的擁有這台車嗎?

我們要來思想什麼是真正的富足,什麼是假的富足,有些時候,人追求的是虛空的財富,我們現在努力賺錢,追求的是真正的富足嗎?會不會到頭來是一場空?
 


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第一個重點是「避免把錢當上帝」。
我們一起來看經文太6:24「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;不是惡這個、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、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。」

4

一個人只能事奉一個主人,不是事奉上帝,就是事奉金錢。只能二選一,不能兩個都要,不能又要事奉上帝又要事奉金錢。只能事奉上帝,或是只能是奉金錢。這裡有個對比,要當上帝的僕人好,還是金錢的僕人好。

有的人是錢奴,“錢奴”是指那些過度依賴金錢、甚至把金錢看作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的人。他們可能會為了賺錢而犧牲健康、家庭、友情,甚至道德底線,生活的重心完全圍繞著賺錢、積累財富,而忽視了其他生活的價值和意義。錢奴通常帶有負面含義,暗指這些人被金錢所束縛,失去了自我控制,仿佛成了金錢的奴隸。


目前台北地檢署正在調查沈慶京的金華城案件,沈慶京為了提高土地容積率,行賄柯文哲一千七百多萬,事實到底如何,我們現在還不知道,但我們知道一件事。沈慶京很有錢,信義區的陶珠隱園就是他的,但他覺得還不夠,繼續積極的追求錢,為錢而活,做許多事情,導致現在在牢裡,有再多財富又怎麼樣呢?


你現在會不會為了金錢犧牲健康、為了金錢犧牲家庭、為了金錢犧牲友情,甚至犧牲上帝?


有一次耶穌被聖靈被聖靈充滿,被聖靈引到曠野40天,受魔鬼的試探。魔鬼將耶穌帶到高山,把天下萬國都指給他看,魔鬼對耶穌說:「這一切權柄、榮華,我都要給你,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,我願意給誰就給誰,你若在我面前下拜,這都要歸你。」耶穌回答:「經上記著說:當拜主,你的神,單要事奉他。」(路4:1-8)

耶穌沒有受到利誘,把錢當作偶像、當作上帝來敬拜,耶穌沒有屈服在撒旦的利誘下,而是單單高舉敬拜上帝,要事奉上帝,成為上帝的僕人。


有些人把錢看的比上帝重要,就成了錢的奴隸,做什麼事情都以錢做為考量,錢變成主人,人反而變成僕人。

什麼是真正的財富,我們要避免把錢當上帝。

因此我們要掌握富足的第一個秘訣是「避免把錢當上帝」,要把上帝當上帝,要知道我們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,這裡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努力,我們需要努力,因為上帝是公義的、是信實的,多種的多收,少種的少收。(林後9:6)

而是我們在心態上,有沒有把上帝看的比錢更重要,把上帝放第一位,看重上帝過於看重金錢。

我們要掌握有錢的秘訣,避免把錢當上帝,要把上帝當上帝。


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真正富足的第二個秘訣:「不要為吃喝憂慮」

5

耶穌告訴我們,我們人有基本的需求:吃、喝、穿,我們一點都不需要擔心,我們的生命比吃什麼更寶貴,我們的身體比穿什麼更寶貴,更何況愛我們的天父,知道這是基本需求,一定會供應給我們,我們不需要為這些基本需要來擔心。

耶穌要我們留心觀察大自然中的鳥,天上的飛鳥,也不種,也不收,也不積蓄在倉裡,天父尚且養活他們,我們比飛鳥貴重的多了。不需要為吃喝憂慮,我們在怎麼憂慮,也不會使我們多一歲。

我們也不需要為穿什麼憂慮,觀察野地的百合花是怎麼長裡來的,他不勞苦也不紡線,上帝還給他美麗的裝飾,所羅門王極其榮華時所穿戴的,還不如這一朵花的裝飾。

我們這些信心小的人啊!何必為吃喝穿擔憂呢?愛我們的天父爸爸,他會供應,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心,相信他會供應我們的吃喝穿,不要為吃喝穿憂慮。


為什麼我們會想要賺錢、存錢、囤積物資、買保險,因為我們對未來感到憂慮,擔心將來發生什麼事情,如果沒有錢,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因應意外狀況該怎麼辦,所以現在要努力賺錢、存錢、囤積、買保險,為未來做預備,這樣才會覺得安心。


有些人很想要移民到美國、北歐五國,因為這些國家的福利政策非常好,給老人家很好的照顧,可以安心養老,很多人很羨慕這些福利國的政策,但這些人民要繳的稅金佔幾乎是薪水的一半,要繳高達50%的稅。

其實我們不需要羨慕這些福利國,因為我們活在上帝國,我們是上帝國度的子民,在上帝的福利國裡,更不用擔心,我們的統治者是上帝,一切都是上帝的,我們在上帝的國度中一無所缺,不需要為吃喝憂慮,上帝會負責。作父母的都會用心照顧自己的孩子,讓自己的孩子吃飽、穿暖,我們在天上的父,豈不更知道我們的需要,上帝不會讓我們餓肚子,他會供應我們的需要。


你正在為吃喝擔憂嗎?你正在為沒錢擔憂嗎?這裡不是說我們可以不用努力,而是我們可以不要焦慮,天父掌權,他會負責。
我們要掌握真正富足的秘訣:不要為吃喝憂慮。


掌握真正富足的第三個秘訣是「先求神的國和義」。

我們一起來讀太6:33-34「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;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」

6

這裡有個優先次序,我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將上帝擺在第一位,讓上帝的旨意成全,我們所想要的、需用的,上帝會加給我們。

先求神的國和義,就是明白上帝的旨意,讓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。羅12:2提到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上帝的旨意是好的、善的、可喜悅的。


我們要禱告,問問上帝在我身上的旨意是什麼,當我去實踐上帝的旨意,我自己會得到成全、滿足。


上帝呼召亞伯拉罕在75歲的時候,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,往上帝所指示的地方去,上帝沒有明確的告訴亞伯拉罕他要去的目的地是在哪,只是告訴他要離開。

上帝的旨意要亞伯拉罕離開,亞伯拉罕相信上帝,他相信上帝的安排是最好的,雖然他的理性上不明白,但他憑著信心順服上帝的帶領,他相信上帝是善的,因此二話不說立刻行動,帶著太太、家人、財物、家當搬家到迦南地。

上帝一步一步的帶領亞伯拉罕前面的道路,亞伯拉罕一直很想要一個兒子,上帝照著亞伯拉罕的心願給他一個兒子,不但如此,還使他的後裔像天上的星星、海邊的沙一樣數算不盡。亞伯拉罕還被稱為多國的父,現在的基督徒、猶太教徒、伊斯蘭教徒,都稱亞伯拉罕為父。上帝的旨意成就在亞伯拉罕身上,超過他的所求所想,亞伯拉罕只要一個兒子,上帝祝福他後裔數不盡,成為多國的父。

上帝不僅祝福亞伯拉罕有兒子,在財務上也大大祝福他,亞伯拉罕在迦南地成為有錢人,在財務上很富足。


我們要有信心,相信上帝的旨意對我是好的、善的、要讓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。我們肉身的父母都盡力的供應我們世上的需要,更何況是我們在天上的父,比我們更超越,當我們明白順服上帝的旨意,我們所要的上帝都知道,上帝也會供應。

我們希望自己的小孩是過得很富足還是貧窮呢?當然是過得很富足,上帝也是這樣,上帝希望我們過一個富足的人生。

富足的秘訣是先求上帝的國和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我們了。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,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。

上帝的旨意是要我們豐富的,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跟隨主的旨意,追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也因此我們憑著信心不為吃喝憂慮,錢不是我們的上帝,基督才是我們的上帝。


18世紀英國有一個牧師約翰衛斯理,他非常的有名,創立了衛理公會,他追求上帝的國和他的義,離開了穩定收入的英國國教聖公會,英國國教很有錢,主要是中上階層,而他卻在缺乏資源的狀況下去開拓教會主要向貧窮的中下階層傳道。

由於約翰衛斯理傳道的對象主要是當時的中下階層,他強調要信徒們要好好的信靠上帝,活出上帝的旨意,所以他說信徒要好好的工作賺錢,要好好的存錢,要好好的奉獻。

結果呢?原本貧窮的衛理公會的信徒很快的成為當時世界中非常富足的人群,在英美地區展現了美好的見證。


我本來以為約翰衛斯理很窮,但我查了資料才發現衛斯理很有錢,當時他的教會已經達到八萬人,以十一奉獻來看,每一年可以收到四五十億元的奉獻收入。據說衛斯理個人收到的奉獻當時至少有65萬美金,那是在18世紀的年代,換算到現在也將近十億新台幣,不過,威斯裡實踐了他所說的話,好好地賺錢,好好的奉獻,在他死後,剩下的財產只有四百塊。

假設大S賺了10億,花了近一億,留下了9億,。約翰衛斯理賺了10億,花了九億多,留下了400塊,請問哪一個人是真正的富足呢?

世人對大S的印象是遺憾,美麗富足卻爭議不斷,世人對衛斯理留下的印象是讚嘆,敬虔愛神又有美好見證,請問哪一個人是真正的富足呢?

願上帝祝福我們每個人都得到真正的富足。


此文章亦發表在【聖經研究所:非比的基督徒基礎教育】

Copyright (c) 十架福音宣道會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Designed by themescreative.com